為了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貫徹北京大學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直屬單位黨委與后勤黨委組成聯合實踐團,8月3日—7日,18名黨員前往江蘇南通和蘇州進行實地調研。在南通地區,實踐團與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研究院同志一同重走了總書記走過的考察路線,走訪了啟東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在蘇州地區,實踐團參訪常熟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隨后,到張家港和蘇州的校友企業,學習了解企業家敢于拼搏、勇于創新、攻堅克難、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開拓精神??茖W研究部2位老師共同參加了部分活動。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考察,到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在五山地區濱江片區察看濱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作為本次實踐的一項主要內容,來自北大的黨員同志與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黨支部、南通高等研究院公司直屬黨支部開展了主題黨日活動,重走了總書記在南通博物苑和五山地區考察的路線,重溫了總書記考察南通期間對生態和科技創新的期望與要求,深刻領悟了要以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
.jpg)
.jpg)
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走總書記走過的路
在南通,實踐團在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光電院)進行深入調研。研究院由北京大學與南通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11月共同發起成立,圍繞先進光電材料、器件、裝置和系統中的核心科學技術問題,開展前沿引領創新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孵化科技企業,集聚培養高端英才。實踐團參觀了高分辨顯微成像、光電子芯片與信息系統、微納光學傳感與精準檢測、能源光電子、高分子光電印刷等實驗室;與研究院黨總支共話黨建,分享了學校在黨建工作、信息安全、檔案管理、后勤服務等方面的理念和做法,并與在南通的部分北大校友進行交流,介紹北大的新發展、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
.jpg)
在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調研
隨后,實踐團赴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實地參觀了建設中的出海港口、通州灣長江集裝箱新出??谝巹濔^和三夾沙國際高端裝備產業園。2018年11月,李克強總理視察南通時要求“以國際一流水平規劃建設好通州灣港口,把通州灣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通州灣主體港區新建3個共25萬噸級的通用泊位及相關配套設施,建成后年吞吐量將達到2200萬噸,氣勢恢宏,具有“服務長三角、聯動長江北、連通中西部”的重要功能。 通州灣三夾沙港池的江蘇長風南通基地,整艘FPU(海上浮式油氣生產平臺)是國內民營企業首次研發的海上新能源裝備,邁進了國際高端海工領域,意義重大。老師們見證了通州灣新出海港口和區域建設的快速發展,為當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建設一個“國家戰略新高地,通江通海通州灣”的艱苦創業精神所深深感動。
實踐團還參觀了坐落于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的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專業從事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生產深海鉆井平臺、深海原油中轉船等大國重器。此行讓各位黨員深刻感受到長三角的繁榮發展來之不易,長三角的人民敢闖敢拼,政府積極作為,打造出中國制造的嶄新篇章。
.jpg)
.jpg)
.jpg)
在通州灣和啟東調研
走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華東院)和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蘇南院)是本次實踐考察的另一項重要內容。華東院是響應國家創新創業政策,于2016年12月由北京大學和南通啟東市政府聯合共建的高端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平臺。華東院已建成6個聯合實驗室和4個專業化中心的成熟體系,陸續在啟東引進各類生物醫藥項目28個,累計引入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30多人,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蘇南院是2017年5月由北京大學、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常熟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新型產、學、研、用研發孵化機構。研究院開展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技術研究、關鍵共性技術開發、企業孵化、公共測試服務和產業人才培養,并通過產業基金的設置與運用,培育一批戰略性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核心企業上市發展。通過參觀兩個研究院的實驗室,實踐團切身感受了當地火熱的工作環境和氛圍,深度了解研究院已取得的豐碩成果,對學校在長三角地區的科技產業化布局有了進一步了解,更加理解學校走出燕園,服務社會,服務國家戰略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jpg)
.jpg)
在華東院和蘇南院調研
其后,實踐團赴蘇州張家港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參訪了蘇州矩陣光電有限公司、勝科納米(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蘇州銳發打印技術有限公司等校友企業,在校友帶領下參觀實驗室,了解突破性技術,在與校友的座談交流中感悟他們創業的艱辛與長期堅持不懈的頑強拼搏精神。實踐團各位黨員同志對北大人正在開創的事業有了近距離的觀察,對校友們取得的成績深感自豪。實踐團部分成員參加了北京大學蘇州市校友會在蘇州中學舉辦的“歡送蘇州籍北大新生暨歡迎來蘇工作新校友”活動,向畢業生與新生表達了美好的祝愿。
.jpg)
.jpg)
.jpg)
.jpg)
在校友企業調研
緊張而豐富的調研活動已結束,實踐團的同志們不僅深切感受到長三角地區的發展速度和魅力,也親身體會到科技成果轉化的艱難和重要性。雖然創業之路困難重重,但在蘇的北大人秉承北大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十年磨一劍,潛心研究,突破技術難題,把多項高新技術做到國內首創,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解決“卡脖子”難題作出了北大人的貢獻。同志們深切感受到國家社會的發展對北大的期待,校友們對北大的深情厚誼,感受到在工作崗位上服務師生,服務學校教學科研的責任與壓力。實踐活動雖已結束,但是留下的感悟將會一直鼓勵實踐團的同志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信息來源: 直屬單位黨委、后勤黨委
|